凤凰资讯2015年12月10日报道了《贵州大学校长:大学生就业难是好事》文章。报道指出:1960年6月出生于化龙桥的郑强,以敢说、会说闻名,曾连续三届荣获“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”称号。2012年担任贵州大学校长后,他将贵州大学打造成为西南地区一所极具特色的重点高校。就凭他能用三年时间将贵州大学打造出来,就客观的证明了郑强的能力。而我觉得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观点客观准确,大学生就业难是好事。
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当然,大学生就业难也有一些现实因素:首先,很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需要,现在的大学生中,有很多娇惯族、靠老族、享受族、柔弱族,对社会现实的残酷性评估不足、心态脆弱、应对不够,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有优势;其次,社会的就业需求不再注重文凭而注重能力和阅历,由于大学的疯狂扩招,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,文凭已经泛滥,而任何一个管理者,从管理效益和成本出发,都不希望招收新手再花时间和金钱去逐渐培养,都希望招收适应性强,有类似工作经历的过来人;再次,当前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也不健康,浮躁虚荣,有时急于求成,对就业单位及环境往往提过高的要求,对工作条件恶劣、待遇不高的就业岗位不屑一顾,高不成低不就的。
不过,大学校长提前告诫大学生就业难是好事,也是一种积极的向好信号。首先,能让在大学校园就读的学子们提前就心中产生忧患意识,从而激发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干劲,知难而进,奋起直追;其次,促成大学生清醒头脑,早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短处,针对性的尽早溶入社会,从身体、心理、意识等方面多方锻炼,不断完善;再次,也能让大学生尽早抛弃内心的那种所谓的优越感,抛弃所谓的靠文凭吃饭的天真想法,放低姿态,尽快从细节入手,从小事入手,在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中,形成“眼观、脑想、手动”的最佳搭配和结合;最后,让大学生能够理性、能够淡定,抛弃不现实的浮躁和欲求,抛弃过早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捧,尽量的在学生阶段就去品尝人生艰辛,总结失败经历,收获社会知识,从而历练意志,坚韧不屈。
0 留言